2)第二百四十三章 壮大_穿行宋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能得到七十文钱。

  这价钱要说在汴梁城的话那算是平常,但在临沂县这种地方可是难得一见的高价。城里城外的匠人在听到消息之后,纷纷赶往临沐这处庄园。

  现在这处庄园被杜昱取名为‘柳庄’,当然也只有他自己知道是为了讨媳妇的开心才取的这个名字。

  等阮小五、阮小七、吕方、扈成四人带着一班兄弟赶到柳庄的时候,山脚之下已经变成了一个大工地。

  为了掩人耳目,杜昱并未动用现代时空的各种机械,反正现在奇珍阁那边日进斗金,他现在还真不缺铜钱支付工钱,索性不用科技降维打击,而是玩起了人多力量大。

  也是此时正值农闲,地里的粮食早就被收回家中,附近的百姓无事可做,忽然有人招工做活自然人人都想捞上一笔外快,更不要说给的价钱还如此之高。

  杜昱都没想到居然会有这么多人前来,不过他自有解决办法,为了更好的招收兵员这货定下规矩,优先选用乡兵的家人做工,而且每天的工钱还多出三文。当然泥瓦匠这种有技术的匠人他挑不了,但力工可就随便挑了。

  这货自己都没有想到,这个规矩会激发出周围百姓那么大的热情,为了能在柳庄的工地上工,周围的百姓纷纷把自家的小子送到这里供他挑选。

  其实也不光是为了上工,柳庄招收的乡兵待遇相当不错,每月三百文的铜钱还有饱饭可吃对这些乡野百姓来说已经是福利了。

  阮小七和阮小五放个桌子,在柳庄外立起牌子招收会水的年青人,不过他们并不是以招乡兵的名义收人,而是打着招收跑海庄客的名义。

  现代时空海军的待遇历来就不是陆军能够相比的,即便是在梁山泊里水军的待遇也是最高的,所以他们招收会水的庄客开价也相当高,每月的例钱是乡兵的两倍达到六百文一个月。

  大宋这个时期的货币体系接近崩溃,平常一贯也就是七百七十文左右,只要是会水会使船的年青人加入柳庄就能拿到将近一贯的例钱,这让周边百姓几近疯狂。

  其实说起来这些人的待遇还没有梁山泊的喽啰兵们高,不过两边情况不同倒也没法放在一起比较。

  即便如此阮家兄弟需要考核的人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每天都在增加,这也让他们感慨还是大哥的目光长远,在梁山泊他们只能被动的在上山入伙的人中选择,现在则是随便挑选。看来无论什么时候,走正路都比落草要更有前途。

  他们如此,欧鹏、陶宗旺、吕方、扈成几人也不遑多让,乡兵的招收点人流如织,可选择性简直不要太宽,他们也是尽捡身体条件好的年青人挑选。

  经过半个多月的时间,闹闹哄哄的局面终于趋于平静,乡兵和庄客的挑选接近尾声。

  统计下来,阮小七和阮小五收到四百水性不错的年青人,当然这些人要经过一番严格的训练之后才能上船,出海还要经过更艰苦的训练才行。不过,柳庄有海商船队在经营的消息早已经传遍临沂县城。

  欧鹏和吕方那边乡兵的队伍扩大一倍有余,真实人数已经来到两千五百人。实际上在整个沂州也是最大的乡兵队伍了。不过对外号称乡兵有一千三百人,其余都是辅兵不计入数量。

  现在杜昱在临沐拉起的队伍迅速的壮大起来,所欠缺的只是训练和实战的锻炼。

  请收藏:https://m.bwmk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