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八十章 僵持_穿行宋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杜昱这边带着大军继续北上直取檀州。

  再说回许贯忠,他在瓦桥关一边休整大军,一边回头清扫粮道上的威胁。他把脚步放慢就是想站得稳一些,应对辽国朝廷的反攻。

  他的后勤靠的是扑天雕李应和鬼脸杜兴的后勤部队来运送,可不像杜昱那边直接开挂。而现在瓦桥关这里距离河间府可有四百多里。

  听起来不远可实际上却并不近,毕竟北宋时空可没有各种现代化的交通工具,道路也不是平坦光滑的柏油马路。

  在敌国的境内运送粮草,面对的风险可想而知。实际上豹滔军这一个多月吃的还是当初大军携带的粮草和攻城之后的缴获,扑天雕李应运送来的第一批粮草才刚到瀛洲。

  倒不是李应不堪重用,实在是道路不平,运送起来太过困难,尤其是春暖花开时不时的还下几场春雨,道路的泥泞更增添了无数烦恼。

  也难怪,古代打仗都愿意选在秋高气爽的时候。

  不过现在也不是抱怨的时候,战争开始可不是想停就能停下的。许贯忠只能面对现实,小心翼翼的做好防备。

  实际上他并未得到多少喘息的机会,在耶律高进入岐沟关的第五天,耶律大石的先头部队就抵达城下,急于了解战况,他甩开三万步军带着两千契丹和奚人组成的骑兵先行到来。

  耶律高和萧达赫立刻出关迎接,把耶律大石迎进岐沟关。面对萧达赫的人情款待,他并没有一点开心之色,在酒桌上就询问起战况。

  原本他的心中对耶律高如此之快就丢了瓦桥关十分不满,但听到那支‘宋兵’的诡异之处后耶律大石也沉默了。

  换位思考,若是他把守瓦桥关,在手中没有骑兵,敌人又数倍于己方的情况下,恐怕他的选择也与耶律高一样据城而守。

  想到耶律高所说的妖法震塌城墙和火炮攻击,耶律大石觉得头疼不已,看样子他要率领三万大军和‘宋兵’的七八万人硬刚了。

  现在的情况,守城肯定是下策,最好的办法还是依仗手中这两千骑兵拉扯敌军防线,然后大军再伺机而动。

  耶律大石休息一夜之后,立刻带着百十个骑兵前去瓦桥关附近侦查敌情。

  很快他们就遭遇了‘宋军’的探马,双方互射几箭之后宋兵逃走,他们得以继续前进。

  很快就来到瓦桥关附近,耶律大石隔着白沟河望向对岸。

  远远的就看见瓦桥关的城头上飘着一片片的旗帜,让他感到诧异的是旗帜上绣的多是‘梁’字。

  偶有其他的字样看着都像是将领的姓氏,还有一杆大旗上面绣着的赫然是‘替天行道’这句莫名其妙的话。

  还有一些图案带着浓厚的宗教色彩,让人不明所以。

  耶律大石一再回想,见过的宋朝军队貌似没有这样的形制,莫名的他心中升起一个念头,难道这支大军并不属于

  请收藏:https://m.bwmk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