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435章 凭本事欠钱,有什么好睡不着的?_大唐孽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广州建设一座甘蔗的压榨作坊,把压榨出来的甘蔗汁晒干之后运到长安城去即可。”

  很显然,李宽并没有把打算制糖技术留在广州。

  这种核心的东西,还是不要轻易外泄。

  只要把晒干的甘蔗汁,这种白糖最初的原料运输回长安,在那里进一步加工成白糖就可以了。

  “这个甘蔗汁晒干之后再运回长安,倒也不是不可以。”

  程处默想了想,基本上认可了这种做法。

  “对了,我们的地,都在广州府哪个地方?”

  “在番禺县,广州府最好的地都在那一片,楚王府和房府的甘蔗地,也都是在那一片。”

  “行,明天带我去看看吧。”

  ……

  “西湖美景三月天哪。春雨如酒柳如烟哪……”

  当广州的甘蔗苗正在享受着春日的滋润的时候,长安城周边的不少地里,棉花这种新鲜玩意也都纷纷被各家勋贵种植。

  石养就一边哼着歌,一边给自家的棉花地添加一些农家肥。

  去年的时候,依靠着种植新式的南洋水稻和水稻鱼的养殖,石养家的收入水平,一下子上了一个新台阶。

  原本他今年是想继续扩大水稻鱼的养殖规模,不过当他了解到好多邻居都有这个想法的时候,他果断的选择了楚王府管事新推荐的棉花种植。

  目前的棉花种子,总共也就只能种上一万来亩,再加上李宽分了一大半出去给到闻风而上的长安城勋贵,自己种的也就三千来亩。

  李宽希望楚王府成为大唐最大的棉布商,但是并没有兴趣成为最大的棉花种植商。

  “石富,你们家石良和石文在襄州有什么信捎回来没?”

  隔壁地里石富也在忙着给棉田施肥,两人是老相识了,便时不时的会一边干活,一边聊天。

  “就上个月收到一封信,说是已经在襄州安顿下来了,正忙着开荒,让家里不用担心,其他的就没什么的动静了。”

  所谓的家书抵万金。

  这个年代,可没有电话和互联网,一旦离家,要再把消息带回去,可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当然,这个也要看谁了。

  像是李宽这种,想什么时候让人带信回去都是没问题的。

  “放心,听说关中有几万人去到襄州开荒种植南洋水稻,朝廷非常重视,肯定会安排好的。”

  石富家的两个弟弟会报名移民襄州,还是受到石养的话语的触发。

  所以两家人时不时的都会说到这个话题。

  “楚王殿下亲自离京巡视南洋水稻的种植情况,我倒不是特别担心石良他们会种不好水稻,我就是有点担心人生地不熟,他们会不会被当地人欺负,会不会生病什么的。”

  石富这话倒是说得很实在。

  这年头,宗族观念是非常强的,在大部分的地方,都是帮亲不帮理的。

  你一个外地人,要是和本地人起了冲突,十有八九是要吃亏的。

  “你

  请收藏:https://m.bwmk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