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85章 会师_明末称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刘钧与梅之焕率楚兵乘船逆江而上的时候,秦良玉则带着儿子率白杆兵乘船顺江而下。

  虽已是六十五岁高龄,可秦良玉却依然亲自率兵出征。自丈夫早死,而儿子当时又年幼,她代领石柱,多年来无数次征战沙场,援辽、勤王、平叛、剿匪,一次又一次的出战,让她也赢得了赫赫威名。

  不过这些名声并不是她想要的,若是可以,她更希望当初能安稳的留在石柱,相夫教子。可这世道并不安稳,哪怕是处于蜀中的土司,也一样没有一块安静之地。

  五千白杆兵,分乘诸多船只,扬帆而下。

  一路上,大江两边沿岸的村庄集市,看到白杆兵行军出兵,都赶到江边来观看,甚至有不少村中耆老、乡绅、土豪、商贾们乘船来叩拜迎接,送上犒赏之物。

  对于他们,秦良玉也只是匆匆接见,然后告诉他们自己此行的目的,前往剿匪。

  贼匪再次入川的消息,已经渐传开来,夔州、重庆诸府州的百姓也都惊惧难安,现在看到石柱兵顺江而下,都如释重负,这些年石柱的白杆兵,秦夫人和小马超、小秦将军等名声极大,自天启朝一直打到崇祯朝的土司叛乱,还有之前的闯贼、献贼等入川,马秦两家那都是屡立战功的。

  他们出兵了,贼匪必然会被赶走吧。

  八月的秋风,吹的船帆哗哗的响,秦良玉身上的猩红披风随风吹起,拂过秦良玉的脸庞。

  秦良玉站立船头,看着两岸的景象不断的倒退,心神也微微有些恍惚,这是她第几次率军出兵了?

  江两岸,景象是那么的熟练,她甚至能清楚的叫出那些岸边村镇的名字。不过再次看到这些熟悉的景象。她发现好多地方显得残破衰败。

  甚至有不少的村庄成了一片废墟,没有了曾经的热闹景象。

  “姑母,”秦翼民站在秦良玉的旁边,“一连经过好几个村子,都是这个样子。”

  秦良玉看了看侄子,这是她兄长秦民屏的长子,多年来也一直跟随着她和兄长一起做战,很是勇猛。

  天启元年,他长兄秦邦屏率白杆兵在浑河与后金骑兵血战而死,天启四年。另一个兄长秦民屏也战死。留下翼民和拱民两个儿子,当时这两个侄子突围而出,也身受重伤。之后翼民和拱民一直跟随她做战,成为白杆兵中与她儿子一起的三员大将。

  翼民、拱民和儿子祥麟三个如今都是副总兵衔,而秦良玉挂着总兵衔。不过早在崇祯七年时,翼民就曾经升任过总兵官,不过后来因为在中原剿匪作战不利,被连续两次降职贬官,最后回到了石柱。

  秦良玉也早看到了那些。闻言长叹了一声,“这些年就算是蜀中也不太平,奢崇明当年叛乱,虽然很快将其击败。奢崇明父子也逃入贵州,但各地零星的叛乱却直到崇祯十年才彻底剿

  请收藏:https://m.bwmk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