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8章_凤舞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金莲撇撇嘴,怏怏的跟在玉凝身后走了。

  这对儿主仆的相处方式倒有些古怪,我微一蹙眉,也没多想。看着太阳即将下山,本想去书院接唐伯虎一起回家,遗憾的是我搞不清书院地址,还怕自己表现得太过明显,只得作罢。要知道在这个封建年代,女人不能太主动,弄不好落下个轻浮的骂名。

  回到唐家,唐伯虎已然回来了。他先问我去了哪里,又与我随意谈笑一会儿。晚饭后,直接到书房温书了。

  听说下个月有个什么童试的,唐伯虎前几日陪我已耽误了学习时间,所以现在才争分夺秒的温书。或许就是我们现代学生的期末考试?不对,看他的认真劲儿,至少是个升学考试。心中好奇,便冒险去套唐广德话的。

  我在偏厅找到了正在悠闲品茗的唐广德。我见势热情地帮他换了盏新茶,攀谈起来。几个“擦边球”后,才转入正题,“伯虎最近好忙呀!”

  “是啊!”

  “童试对他一定很重要吧?”

  “是啊!”

  我在心里翻了个白眼,有没有搞错,怎么只会说“是啊”!不过面色不改,接着探问:“可是,在我家乡那边儿好象没这么重视。”

  “哦,是沧州府还是哪处?怎会不重视呢?”唐广德早从唐伯虎口中听说了我改良版的“身世”,就是从沧州兴济县来,曾北上出关寻亲,如今南下也是为了寻亲的那个最新版。

  “算是吧!人们比较看重乡试、会试、殿试。”我记得古代科举就这三个级别。

  唐广德一愣,反问道:“慕晗何时犯糊涂了,只有通过童试才有资格参加乡试啊!”

  “哦!”我醍醐灌顶,恍然大悟。

  唐广德又详细为我介绍了下明代科举制度。原来,明代正式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乡试是由南、北直隶和各布政使司举行的地方考试。地点在南、北京府、布政使司驻地。每三年一次,逢子、午、卯、酉年举行,又叫乡闱。凡本省科举生员与监生均可应考。考中者称举人,俗称孝廉,第一名称解元,唐伯虎就曾考取乡试第一,才被称为唐解元的。

  会试是由礼部主持的全国考试,又称礼闱。于乡试的第二年即逢辰、戍、未年举行。全国举人在京师会试,考期在春季二月,故称春闱。考中的称贡士,俗称出贡,第一名称会元。

  最高级别的就是殿试,在会试后当年举行,时间最初是三月初一。自成化八年起,改为三月十五,应试者为贡士。贡士在殿试中均不落榜,只是由皇帝重新安排名次。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只考时务策一道。殿试毕,次日读卷,再一日放榜。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合称三鼎甲。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进士榜用

  请收藏:https://m.bwmk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