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51章 皇陵-下_大时代的中华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排除封建迷信是必定的,但书中不是现在,现在还在实行义务教育,大概的时间会在一战结束之后对这个风险迷信的坑进行填补,书友们不用担心

  以下正文

  其实选哪里韦珣是真的没有主意,对于后世来人的他,哪里知道其中的弯弯绕绕。

  但他却知道其中的意义,先不说风水好坏是否真的有影响,仅凭皇室的身份,关系国祚的安稳和长久,哪怕是海归接受新派科学思想的留学生都对此表示了关注。

  燕京周边的好地方大都被明陵和清陵占据了,明陵倒是被保护起来,清陵现在一座都看不到了。

  但一处风水哪能让两代帝王安居的?

  更巧的是,韦氏的起源豕韦中的豕为猪,选址上和老朱家有着差不多的忌讳。

  而几大道教门派之所以这样费心费力的想要为皇室寻得风水极佳的陵园,除了因为韦珣执行的宗教排他性政策之外,还是因为想要借此获得声望。

  韦珣知道选了哪一家都不好,也不利于他分化道教各宗派的计划。

  最后还是选了三清观的观主提议的在秦皇岛北部的郭庄更北的地方确定下来皇室的墓地。

  这一次韦珣的祖父喜丧,皇室亲族的陵墓选址估计又是他们竞争的重要时刻。

  不过这些都和他没有太大的关系,几个大师看阴宅,无非就是相互贬低对付寻找的阴宅的问题而已,终究是不敢乱来的。

  从唐山到了燕京,简单的安排了一下之后韦珣就乘坐前往南方的专列。

  由燕京乘坐七天火车,一路过冀、豫、鄂、湘、粤、桂,急匆匆的抵达百色之后,改乘早已准备的汽车前往兴龙郡。

  兴龙,是韦珣家乡的新地名。

  不过也不算是新地名,而是恢复了旧名。

  明朝,洪武十四年(1381年),明太祖朱元璋命傅友德为征南将军,蓝玉、沐英为副帅,将兵30万趋贵州。十五年云南平、太祖留沐英镇滇黔,奉诏自盘江至大理60里设一堡,留军屯田,置陵元堡于棂钵寨,棂钵寨即今之安龙城旧址。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置安隆守御千户所,城在安隆箐口,即今安龙城;永乐二年(1404年),安隆千户所建城垣,为今安龙旧城。

  1652年,南明永历皇帝朱由榔改安隆所为安龙府,作为行都4年。

  从安隆到安龙,虽然音是同样的,却满是明朝节节败退的悲歌。

  原以为是天真偏安继续抗清的根基之地,却不到四年时间就不得不再次在满清兵锋之下放弃。

  之后被改为南笼,仅凭这个名字,不难知道满清当时的得意,取南笼之意,无非是认为朱明政权不过笼中鸟兽而已。

  而现在的新名字——兴龙,更是见证了时代的变迁。

  满清当初窃据中原神器,奴役华夏儿女,如今却是仓惶逃窜到边境之外,苟活

  请收藏:https://m.bwmk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