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章:皇帝的笑话更可笑_穿越三国:这个阿斗不用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田里基本没有水,淤泥被抹得平平整整的。

  刘禅知道他们的疑惑。

  他现在不想解释。

  “今日朕想教大家一种新的水稻种植方法,”刘禅说道:“朕可以保证,这种方式种出来的水稻产量。”

  说着刘禅突然好奇的问老汉道:“请问老丈,现在一亩水田能产多少稻谷?”

  “回陛下,”老汉想也没想直接说道:“若是遇到好年景,一亩水田能产五石稻谷。”

  五石?

  刘禅记得秦朝的计量单位,是一石等于一百二十斤,汉朝很多制度都是沿用秦朝的制度。

  三国应该也是如此。

  五石也就是六百斤。

  这还是遇到好年景,所谓的好年景无非就是风调雨顺。

  这里是成都平原,至从李冰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成都平原早已成了一片沃土。

  只不过现在连年征战,人口锐减,很多田地荒芜,无人耕种。

  如果还是以原来的老方法种植水稻,每年的收成其实也好不了多少,而且佃户种庄稼,大头要么交给国家,要么得交给地主。

  要是还有盈余的少部分,才是普通老百姓的。

  现在的种植方法,在刘禅眼里那就是落后落后很落后。

  亩产六百斤。

  而且还是好年景。

  也就是说,正常情况下,其实亩产可能还达不到六百斤。

  刘禅可是知道,他小的时候水稻的产量,已经可以达到亩产一千至一千二百斤。

  再往后,甚至都可以达到两千斤左右。

  “朕今天教大家的这个种植方法,”刘禅高声说道:“亩产最低七石稻谷。”

  嘶——

  所有的人听了,都是一愣,基本没有一个人相信。

  不过他们倒是有兴趣看看。

  看看这位深居后宫,从不管事的皇帝,到底怎么种植水稻。

  百姓们虽然口上没说,但是从他们的表情,刘禅已经看到了不信两个字。

  刘禅早有心理准备。

  毕竟新鲜事物,人们接受起来还是需要时间来证明。

  刘禅也不继续解释。

  正所谓点到为止,剩下的还是看行动,他是皇帝,老百姓不会直接反驳。

  但是你至少得做个样子,让老百姓看见,让他们认可你确实会。

  于是刘禅当即挽起裤腿,让一个侍卫端着一簸箕秧苗跟着他。

  张鸳见此吓了一跳。

  陛下你疯了吗?

  不过她跟过来已经来不及了,刘禅已经下到秧田,扯下一坨秧苗,有模有样的将秧苗,一棵一棵的插在平整的淤泥之上。

  秧苗之间间隔两三公分的样子,这可看得老百姓一脸的懵逼。

  他们种了一辈子的庄稼,还是第一次见有人如此种植水稻。

  这个麻烦劲儿。

  抓着稻种播撒在田里,不是更好吗?为什么要这么麻烦。

  只是刘禅是皇帝。

  他们也只能干看着,反正这些秧苗种下去,能不能有收成,他们也不在乎。

  不过既然这皇帝说,这种方法亩

  请收藏:https://m.bwmk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