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九章 寿州城下(中)_新宋英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力进行传递,这一比较保险的方法——由士兵直接背到城下太过暴露,万一有人被对方射出的火箭击中或被对方泼到城下的火油引燃,很可能会造成黑火药提前爆炸,从而引起一连串的连锁爆炸。

  随后,徐绍安一方面提出可由神机直的火炮和火枪为运送黑火药的轒辒车提供掩护的请求。另一方面还根据周军现有的各种攻城器具的功能,提出了将包裹有铁蒺藜、碎铁片的火药包通过抛石机以及大型箭矢投上城墙,或者投入城中杀伤敌军的建议。

  对于徐绍安的这些建议和请求,柴荣一概批准,并命徐绍安在赵匡胤和刘光义的协助下,全权负责火药包的加工和使用。从某种意义上说,徐绍安现在已经成了周军攻城的总指挥,周军所有的攻城器械都交由他来调度。

  面对柴荣对自己的信任,有那么一刻,徐绍安甚至生出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冲动。幸好这种冲动只是存在于一闪念之间,在徐绍安向柴荣回答“臣遵旨”的时候,理智便已经重新回到了他的头脑中——徐绍安虽然对历史的了解有限,但还是听说过所谓帝王御下之术的,对柴荣这种带着一些拉拢意味的行为,还是有足够抵抗力的。,

  攻城的方案已经定了下来,剩下的就是具体实施了。徐绍安随柴荣回到周军大营后,便在赵匡胤和刘光义的支持下,开始着手准备攻城所需的一系列装备。

  徐绍安首先命与自己同来的军器监工匠们将原本盛放于大木桶之中的黑火药倒出,重新用各种尺寸的麻布袋装好,以便用到不同的作战单位。比如,百斤一包的用于重型抛石机、五十斤一包的用于炸城门洞、十斤一包的用于轻型抛石机和床弩、两斤甚至一斤一包的用于踏蹶弩或者擘张弩,等等。

  其中,用于抛石机和床弩的火药包中掺杂了铁蒺藜或者铁砂,以便增加杀伤力——一两斤一包的由于药量较小,火药包的体积也小,所以不方便加入其他杂物,基本上是用来射到敌方城头之上形成烟雾,扰乱敌军视线的。

  由于有柴荣的旨意在,所以寿州城下周军各支作战部队和后勤人员对徐绍安的指令和安排都非常配合,因此攻城的各项准备工作进行得很顺利。在大家的通力合作下,只用了三天时间便将一切都准备停当,只等由柴荣亲定的总攻之日的到来。

  显德三年阴历五月二十三一早,已经停滞了十多天的攻城战再次打响。得到守城将领周军有所动作的报告,寿州节度使刘仁赡连忙强撑着病体,率领一干手下来到北面城墙之上,观看周军的调动。

  一望之下,刘仁赡发现今日周军在城下的排兵布阵与前些日似乎不太一样。虽然周军的步骑阵型与往日没什么区别,各种攻城器械的种类也大同小

  请收藏:https://m.bwmk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