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1章 仁义胥君_聊斋狐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与两湖君家、陈驸马围坐风亭茶桌。

  亭外则是二姐怜云和三湖女眷。

  这时已然说完‘乡鬼入城安置’。

  刘彦说:“我与春燕大姐商议过,眼下灾疫未消,期间还会有百姓病死成疫鬼。这些疫鬼就请两湖暂时收治。”

  “够五百数,大姐便来收鬼,直至瘟疫退去。”

  “如今官家有良方,百姓得药医治,而疫鬼也不再为祸……”

  “我相信因疫而死的百姓将越来越少,不会耗费君家过多香火。”

  “不知两位君家意下如何?”

  东湖相君、西湖胥君各点头,欣然同意这个方案。

  陈驸马道:“这般说来,我洞庭三十担香火粮草就不用再运回去了?”

  此言一出,人神皆笑。

  此后闲谈半盏,胥君说起刘彦那篇入学文章《正气歌》。

  他道:“世才道义独树一帜,内含‘忠仁勇’三大义……”

  “只要你一直遵循道义,将来必定‘成仁’‘得仁’。”

  “我的‘成仁之术’,可以传授给你!”

  刘彦欣悦放下手中茶碗,拱手说:“就请先生择日赐教,学生洗耳恭听。”

  这位西湖主生前不是凡士,他和相君一样,在世时是位真学名家,善养文骨和气节。

  他的气节非浩然正气,而是‘儒家三达德’之中的‘仁者之气’。

  此气非常难得,没有仁心、仁德不能得。

  胥君生前为晋末名士,世居西子湖畔,仁义之名,世人皆知。

  周太祖发兵攻杭州之日,他祭出六丈仁气与周军祭酒论学。

  一连挫败百位真学,阻挡太祖大军七日七夜。

  军中鬼仙望之都感叹:“仁者无敌。”

  最后,周太祖从徐州请来一位名士助阵。

  胥君见此人到来,知道无法阻止了,高歌《尽心赋》,遵循自己道义,投身西湖,杀身成仁!

  而那位名士,就是相君的老师——司徒明。

  胥君杀身投湖后,胥府百口舍生取义。

  司徒明于西湖畔坐了十天十夜,愧疚自己逼杀仁义之士。

  百日后,胥君肉身从湖底浮上,仁者之气化龙飞腾。

  其时一道闪电从天而降,授他西湖水主一职。

  相君告诉刘彦:“论德行,胥兄在我之上。他有六丈仁者之气,恩师亦十分敬重他。”

  “你的道义独树一帜,可将仁义包容其中,不妨去时与他求教‘成仁之术’。”

  “若得仁气入你道义,必然能补浩然气,使你浩气增长。”

  因此刘彦一见杀身成仁的‘胥先生’,便报以尊敬,以弟子之心寻求先达赐教。

  眼下,见他毫不犹豫求学,胥君畅然道:“世才明晚便可过来。”

  “你有正义为根基,又明心明德,不消几日便可学会我‘成仁之术’。”

  “届时我之学,补全你道义所缺,然后再与建元请教司徒绝学。”

  “此后,世才就算无师,亦能自己立业求道。”

  刘彦受他点拨,分顾相君说:“学生来时已定心志,向君家求取‘仁义’后,便向相君请教‘心学’。”

  相君只等刘世才这句话,爽然道:“好,我就代师授你绝学。”

  “快哉!”

  陈明允抚掌,招来侍婢添酒助兴,说:“世才兄此番拜二师,可喜可贺,当饮百杯。”

  胥君含笑看去:“明允此言差矣,我和建元皆不算世才之师。”

  “他也不应‘师教’而受限自身。当遵循自己道义,开辟自身大业。”

  “外面天光将亮,今夜不可多饮了,世才之体不似我等,该让他回去休养”

  “明允暂收兴致,改日再来尽兴。”

  陈驸马思量点头,转顾刘彦说:“今与世才相交,甚是喜悦。改日我与君吟诗痛饮,一醉方休。”

  刘彦端茶道:“明允兄抬爱,我随时恭候,先以茶代酒敬君一碗。”

  西湖胥君、东湖相君、洞庭湖陈驸马三人相视,各有爽悦神貌,端茶与他共饮。

  亭外李怜云注视着亭内君子。

  她心目中的丈夫,大概如此。

  ……

  请收藏:https://m.bwmk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