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82章 后治之思_聊斋狐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数已定,王爷已放弃起兵。张武、李凯这时举兵攻临安,也晚矣……”

  “眼下最好按兵不动,不过刘世才可以结交!”

  思量着,他背袖而走,几步就失了踪影。

  ……

  西城外,二三里,官道一片雪茫茫,几只寒鹰天上盘旋。

  众官民跟着马车排成队向西行。

  远处青山银装素裹,寒烟缭绕。

  刘彦望天地之景,与陆侯谈起‘灾后百姓复业’。

  从前天开始,临安减了放药。

  如今全县九成百姓解瘟去疾,余杭、钱塘、西子城也得解灾,现在是该治理灾后诸事了。

  “不知世才有何高见?”

  陆侯出言询问。

  刘彦说:“百姓复业关键,在于尽快恢复各行生计,与外界通商,引外流江河之水解我乡之饥渴。”

  “嗯。”

  周县丞拂须点头。

  郭主簿琢磨道:“你之意我等皆明白,可临安有何货物对外通商?往年都是卖米粮,但眼下刚遭灾,粮食一卖出去,州县内粮价必涨……”

  杨万山灵光一闪,接话说:“何不把米磨成面,制成‘汤圆’对外卖?”

  “这时节天冷,东西不易腐坏,中原北方都没吃过汤圆。”

  “此物如若送去长安、洛阳等富地,定能卖个好价钱!”

  说着,他一连生出数个点子,不断与人众人说道。

  而周围除了陆知县,其他位官家一头雾水。

  皆不知他口中‘汤圆’为何物。

  说到最后,杨万山转对刘彦笑道:“就是不知世才兄,舍不舍得把制作汤圆的方子割让给百姓,施仁义与大众!”

  刘彦笑了笑,顾众人说:“你所言确是好办法,能为我乡百姓添一个营生,只要百姓因此得利,我又有何吝惜?”

  “制作汤圆简单至极,陆夫人不就有方子?”

  “回头陆兄请夫人做一些,大锅熬煮施赠百姓品尝,再把方子张榜公布。”

  “先做一批在周边卖卖看,若卖得好自然引来各方商贾求购。”

  “万山回洛阳时,也可带些回去,在京中宣扬宣扬。”

  “别说,我正有此意!”

  万山眼明道:“自吃了你家汤圆,读了你那《汤圆赋》。我就想回京时多带些汤圆。”

  “昨日我还与家姐说此事,让她包个百十斤汤圆给我当干粮。”

  此言引得众人逐笑颜开。

  陆侯分看君子说:“世才应该另有高论,请君指点我等,如何与外界通商。”

  刘彦不卖关子,说起自己想法:“正如郭主簿所言,我乡可卖之物不多,但临安有好水。”

  “东湖万亩宽广,南北皆通运河。”

  “若能把‘北去南来’的商船货行都聚在东湖,打造成万货转运之地。岂不是‘一水连九州,一县通南北’?”

  “届时,官家便可收得一份商税,而百姓亦能从中找到营生。”

  “或是卖熟食,或是出力挑货,或是开银庄做担保……”

  “只要能把

  请收藏:https://m.bwmk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