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82章 东湖郡主_聊斋狐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前面是何地界?可是嘉兴?”

  “嘉兴府已过,前面乃杭州码头。”

  “到杭州了?我去告诉公子!”

  ……

  明月晴空,杭州运河上十余艘船往来。

  沈家客船灯火明亮,船竿上挂起一排灯笼,亮堂堂显出字号。

  平儿出来问路,听说已到了家乡境内,喜悦回报公子。

  少时刘彦走出船房,瞭望几里外的杭州码头,心神不受控的跳动,有高兴也有怯怕。

  此时心境就如《渡汉江》诗中所言‘近乡情更怯’。

  他这个刘世才不是正牌,不知家里慈母会不会识破,回到家又能否担当起孝子之责。

  慧静看出他神色不安,笑问:“君子似乎踌躇。”

  刘彦舒缓心气说:“小生徐州一场经历,如两世为人。在外近两个月,只顾功名和学业,忘了慈母在家忧心忡忡。回去怕娘责怪。”

  “不会的公子。”

  平儿抓袖道:“老夫人一心想的是公子读书有成。若是知道公子修得儒术真传,必然高兴不已。怎会责怪?”

  沈炼在旁附和:“小弟也曾有一两年不着家,可回到家爹爹娘亲并无怪罪,只是嘴上说两句,……”

  得众人宽慰,刘彦怯意退去,请来与船家商量路程。

  他的意思是,今夜不在杭码头停靠,直接行船到临安东湖停泊。

  等明日天亮,沿湖直入临安城,到时交货卸货也方便。

  沈翁不熟这带水路,自然听当地人的话,满口答应。

  沈炼好奇:“小弟只知杭州有西湖,尚不知临安有东湖。不知东湖比西湖如何?”

  “东湖比西湖大,山美、水美、东湖娘子更美。”平儿自夸家乡湖泊。

  刘彦显笑道:“东湖之水与运河相通,因在城东而得名。湖边船家众多,捕鱼、渡人、运货船只比比皆是。多的时候千艘停泊。”

  “要说秀美,临安东湖比不上杭州西子。”

  “……”

  听船上公子侃侃而谈,虚空之上有娘子不悦,认为他刻意抬高西湖,贬低本乡东湖。

  那娘子指戳下方道:“亏你是临安人,却在外人面前讲自家不好?原本看你有些文士风貌,说话却不中听!改日找你理论!”

  另一女道:“人家公子并没说什么坏话,七妹何故因一言而迁怒他?他不过是说‘东湖不比西湖秀美’,此乃千古文人雅士共定的。”

  俗话说‘举头三尺有神明’。

  头顶谈话二女便是一方神人,她们出自临安东湖,乃湖伯相王之女。

  除她们,另有四丫鬟随从和十多水卒在后。

  借鬼神之目举头望去,看到一幅香火长卷铺展开,金驾马车打头,两位郡主衣着华贵,站在车旁下看沈家客船。

  仪仗之后是手持刀枪的东湖水兵,他们压运着一车车赈灾粮草。

  今早两位郡主受命去往太湖借粮,磨破嘴皮子总算从上君水府借出百担香火粮,大概够救济个几

  请收藏:https://m.bwmk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