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零九章 汉人的晋王_永历十四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定国突然转变同意广东那边和延平王拥立唐王监国的举动,是他一夜苦思的结果。

  自从奉永历为主后,李定国一直格守臣节,志存高远,只欲只手补天,保大明三百年基业。

  为此他在两广和湖广屡次与清军作战,虽然战必胜,攻必克,然而明廷内部纷争不断,孙可望又在他进兵方略上多加掣肘,虽屡战屡胜,然而明军的地盘却越打越少,但是李定国并没有气馁,依然百折不饶,殊死与清军作战。

  后来义兄孙可望又心怀悖逆,意图谋朝篡位,导致滇黔沉沦,天下倾颓,乃至天子逃奔缅邦,他亦没有放弃,只为全忠义之心,效武穆之志,勿使我华夏沦于建奴铁蹄之下。

  七年征战,长子战死,无数跟随他的儿郎们战死沙场,就为了保这个只知道逃亡的天子。

  天子虽有万般不堪,将士们更有诸多怨言,然而李定国仍然舍命效忠,那背上的尽忠报国四个大字时刻提醒着他,救天子保社稷。

  然而他得到是无情的抛弃,那谕旨上每一个字就如同每一把刀扎在他的胸膛,将李定国心中的信念扎的粉碎,李定国一夜白头。

  “君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巩昌王的话如同洪钟大吕,在他的耳中不断地轰鸣。

  他不光是朱由榔的晋王,他还是这数万将士的晋王,他还是那千千万万滇黔百姓的晋王,更是无数拥明义士的晋王,他不能倒下。

  拥桂?拥唐?只要能恢复汉家,打败这吃人的鞑虏,拯救这汉家无数苦难中的百姓,我李定国依然要去战斗,生命不止,战斗不息,尽忠也好,报国也罢,不能因我李定国一人之心,而阻天下士民之心,孤只有对不起陛下了,待天下恢复之后,孤便解甲归田,长伴陛下之侧,以全尽忠之心。

  郑成功尚且在绍武殉国后上表拥立陛下,我李定国如何不能在天子弃国后支持唐藩监国?坚定了心中的信念后,李定国心中莫名地一松。

  对于靖南军攻取广州,北京的顺治以及孟艮的晋王皆是做出了对应之策,但是李兴却是一无所知。

  至郑成功攻取潮惠后,其承诺的水师船队也是抵达了珠江,郑成功也不吝啬,其水师所装备的佛朗机以及火龙贡均未拆卸。

  李兴大喜过望,当即在广州接待了这次护送船队的郑军主将参军陈永华。

  双方宾主尽欢后,李兴见陈永华脸色犹疑,心知其必然有事,即将其请入书房之中,待亲卫奉上茶水后,李兴便问道:“陈将军此行除了护送船队外,还有何事?”

  “靖南侯,我家藩主有意在潮州附近修建几处堡垒,您也知道,我军陆师在南都损失惨重,所以若没有堡垒作为依托,藩主唯恐为建奴所趁。”

  “这贵我两军皆已协商过,陈将军尽可与宋先生协商,本帅这里没有任

  请收藏:https://m.bwmk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