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一十九章 讲武堂_永历十四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第三镇返回柳州后,梧州讲武堂正式在白云山挂牌成立。

  首批进入讲武堂的学员有三千余人,这些学员的年龄在九至十五岁之间不等,他们的父兄均是在历次战役中战殁的。

  按照讲武堂的条例,这些学员按年龄被分为十个班,每班三百人,教员则从军帅府抽掉了十几个书办,以及数十个老兵组成,这些人均是要在讲武堂接受三年的文化和军事方面的培训。

  和这些学员同时进入讲武堂的还有近一百余靖南军队官以上的将佐,包括李兴的亲卫统领王忠在内,均是要接受短期的培训。

  听到大帅要求自己去讲武堂学习的时候,王忠就是有些气闷,让老子上阵杀敌可以,让老子和那些娃娃学识字,那不是折腾人吗。

  “大帅,您看俺都这么大岁数了,识字啥的就不用学了吧。”王忠谄笑着向李兴求情。

  “本帅让你去读书识字,那是为你好,将来你封了侯,封了伯的话,替本帅镇守一方,那么多条陈你怎么处理?”

  “啥,俺还能封侯?”王忠懵了一脸后旋即拜倒于地:“末将多谢大帅。”

  “起来,想要封侯,就给老子去讲武堂,三个月之后本帅可是要考的。”

  王忠乐呵呵地去了梧州讲武堂,看到大帅的亲卫统领都入了讲武堂,那些靖南军的军官们就算有抵触情绪,也乖乖地进了讲武堂。

  根据李兴会同宋广坤和秦风等人制定的条例,讲武堂的课程主要是以军事训练为主,辅以一定的文化课程。

  所有的学员必须闻鼓而起,闻金而休,辰时起床后,学员们必须在一刻钟之内处理好个人问题,然后进入校场进行队列和跑步训练。

  其训练时间按年龄段分配,低年龄段的训练时间为半个时辰,高年龄段者则为一个时辰。

  至训练结束后,学员们可接受半个时辰的文化课,由于这些军中子弟大多数均不识字,所学内容为最简单的三字经和百家姓为主。

  之所以让这些孩子在训练后接受文化课程,其实也是考虑到他们年龄的问题,不可能进行长时间的训练任务。

  文化课结束后,将会有专门的教官来教授他们相应的格斗技巧,以及各种武器的使用,高年龄段者则必须要学习火器的使用方法,这主要是考察这些学员适合使用什么武器。

  上午和下午的训练方式基本一样,这是学习的第一阶段,为期三个月,至三个月后根据这些学员的特长再重新分班。

  这些孩子均是长身体的时候,军帅府下了严令,学员每日必须有肉,其余米面管饱,若是发现有克扣学员伙食者立斩。

  根据讲武堂的条例闻鼓不起者杖十,吃饭不有序排队者杖十,随地小便者杖十,不遵号令者杖二十,斗殴挑衅者仗二十,当然有罚就有奖,凡表现优异者可获得李大帅亲

  请收藏:https://m.bwmk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