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32章 自我介绍_一品权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徐金胜一时间不知要怎么说,见杨继业年轻,自然是比较失望的。年少科考成功人士,自身的见识会有多少?估计是一心沉在经文里,对外面的事情都不知道。要不然,如何会到苏杭来游学?

  “将军是不是觉得学生太年轻?如今苏杭倭寇之患严重,还跑到苏杭来,是年少不知世情所致吧。”杨继业微笑地说,“将军,我记得有一句话:国家兴衰,匹夫有责。学生虽年少、力薄,但也要见识一番倭寇之患,为除去倭寇之患出一分力……”

  “除倭寇之患,那是我们军中之事。”徐金胜热情不高,原本以为这里有一举人,即使不如于连欣,想来也相差不多。但见到后,只是一个少年,新科举子,又能有多少作为?

  “将军看人,是看年龄么?”杨继业面色不该,自己要在苏杭这边有所作为,与面前这个将军有一定关系基础,以后的事情会顺利得多。“荆蛮楚地的王府军,便是在下顺路带过来的。这一点,将军大可问一问。”

  “哦?据说荆蛮楚地的王府军在八天前就抵达这里,提前了好几天。确实帮了很多忙,就不知先生怎么做到的?”徐金胜听说王府军提前抵达,是因为杨继业的作用,自然会有另外的态度。

  杨继业却不直接回答,而是说,“大将军,几个月前,我曾做一首《咏石》诗: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我们读书人,固然要深究圣学,但学以致用,才是学圣学的根本。

  苏杭倭寇之乱,这边民不聊生,黎民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又如何让我等再醉心于圣学?心怀百姓,感同身受,才是我们读书人该有的情怀。大将军,您说该不该如此?”

  “杨先生,是本将军失礼了,本将军在此向杨先生道歉。不该以貌取人啊。”徐金胜听杨继业说一番话,判断出面前这位即便没有多少真才实学,也有一番为国为民之心。这样的书生确实不多见,作为一个嫉恶如仇的人,徐金胜爱恨是很分明的。

  军人与文人之间,固然存在彼此的偏见、歧视、排斥等,但军中肯定要有文人存在,不然,军中当真难以运作的。再者,军中实际掌控军权的,是文官,也让将军们很无奈。

  “大将军言重了,学生一直埋头读书,又身处荆蛮楚地偏远地多年,对京都大人们并不熟知,真不知大将军以前的事迹和战功。若有失礼,还请海涵。”杨继业微笑地说。

  这一番直言,让徐金胜对杨继业的印象又提升一点点,因为在文朝这边,确实没遇上这样坦诚的读书人。特别是杨继业在他面前,没有孤傲也没有谦卑,这不得不让人对他有不同的看法。

  旁边便有人介绍徐金胜的以前事迹,杨继业听得出来,徐

  请收藏:https://m.bwmk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