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见点_余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痘家以看法为要。初见点时。用纸捻蘸清油点照。遍观其色。熟视其形。须以火在内。向外平照。则隐于肌肉间者。悉皆显现。以手揩摩面颊。如红色随手转白。白随转红。谓之血活。生意在矣。如揩之不白。举之不红。是为血枯。纵疏难治。又看目睛光彩了然。口唇尖上红活如常。无燥白紫滞之色。乃为吉兆。又须知灯火之下红。纸窗之下白。不可不审。先哲看痘有四。曰根。曰窠。曰脚。曰地。根欲其活。窠欲其起。脚欲其固。地欲其宽。四者俱顺。虽密无虑。近世看法。

  但言盘顶。盖盘即根也。顶即窠也。所谓脚地。则本乎根窠之圆混。痘点之稀密也。凡见顶起盘深。红晕透在肉里。方是正痘。若无盘顶。红色浮在皮肤。即是水痘。非正痘也。否则必是气虚毒盛之故。始虽长发。后必浆清脚阔。十朝十一朝。必变痒塌而死。若根脚阔散。不成红晕。

  后必难于收敛。十二三朝必有变也。盖痘疹须辨血气之盛衰。形色之轻重。大抵形属气。色属血。故形色为气血之根本。最为切要。其起先专看根脚紧束。紧束则热聚。易长易灌。若灌浆后。专要根脚溶化。溶化则毒解。易收易脱。若发热三四日。身凉而出。初见淡红。

  三四日方齐。微觉明亮。磊落如珠。大小不等。颗颗如黍米。摸之碍手。四五日间。明亮光泽。根窠红活。二三次出。头面胸腹腰背项下稀少。大小便如常者为吉。若一热便出。疮多稠密者。当详视其根窠分与不分。颜色红润不红润。若其中有先起虚大色黄如金者。名贼痘。大而黑者为痘疔。若报点青色。箸头大一块不起凸者。此冷疔也。若根窠分。色红润。或一盘三四顶中有黑疔者。当以银针挑破。口含清水。吸去秽血。用紫草膏、油胭脂。加血余灰。真珠末填入疮内。或珍珠散并与三仙散。或犀角消毒饮加紫花地丁。以解其毒。挑后痛不止者。隔蒜灸之。若无根窠。色紫黑疔多。小弱者不治。若头面一片光润。如胭脂涂抹。隐隐于皮肤中者。是血涩不流。气凝不运。为痰阻滞。不得通贯也。先以升均汤大吐其痰。次以犀角地黄汤去丹皮加木通、紫草、蝉蜕、连翘。但两颧琐碎成攒。红晕不分颗粒者。急投羚羊解毒汤以分之。若虽分根窠。身热枯紫者。后必发躁。导赤散以利小便。更用凉血解毒药。入烧人矢一钱。迟则变黑而危矣。若身不热。只干焦者热也。导赤散。若虽红活。太觉娇嫩。此元气不实。毒入气分。保元汤加连翘、忍冬。若色淡皮宽者。此元气至虚。参内托散。若虽高起色红。但干燥口渴。此火盛血少。四物汤换生地加荆芥、紫草、连翘、木通。最忌参、术。若带淫淫湿气者。此脾胃气弱。

  请收藏:https://m.bwmk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