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九章 不知道该姓啥了_春秋小领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变。

  所以,韩厥刚才说的封赏,基本上就等于晋国正式的封赏令,只不过这个决定还需要由晋国国君来宣布。

  韩厥指了指武宫方向:“既然你们都没意见了,走,我们去武宫,国君在哪里等你们。”

  “怎么又到武宫办公事了?”令狐颌郁闷地问。

  武宫地方简陋,办公场所狭窄。它原本就不适合处理国事,但晋国国君对武宫很偏爱,也许是这座宫殿更能给他安全感稍后。国君在狭小的武宫大殿宣布了对新军的奖赏”

  于是,赵氏当即交出了甲氏北部的领地权,这使得国君的领地凭空与卫国产生了接壤。同时,还可以通过甲氏直接通到大海一穿过甲氏北部那片狭小的通道、绕过中山国,在大约现代的天津所在的地方,6路连接燕国,水路通向渤海。

  国君宣布奖赏过后,又宣布由中军佐荀罂代表晋国向周王朝献俘一一这是自晋文公建立霸权后的惯例,在“尊王”的口号下,晋国把周王朝置于自己的庇护下,每次获得战利品,惯例要分给周室一点残羹。这种庇护维持了两百多年。等到三家分晋之后,失去庇护的周室旋即被灭,于是中国进入了战国时代,列国纷纷开始称王

  公事安排妥当,悼公亲切的招呼赵武:“武子,这是第一次跨年度作战吧?我记得单姑娘还在家里等你,你回家看看吧,一个月后来武宫上朝,我有点新的想法,还请武子担当更多的重任”

  悼公说完,扭脸看着韩厥,继续说:“比如少司寇(相当于警察总监)。”

  国君这么说,是因为主管人事权的三邵覆灭后,国君趁机夺取了部分人事任命权,也因此,他对晋国诸卿职个的升降有了部分话语权。

  对悼公的提议,韩厥深表赞同:小武,你家的齐策今后还要多多劳累一下,你武宫守御的职个依旧不变,但旅贲与虎士的教导将由齐策负责可惜我们不能给他一个大夫的职务。”

  韩厥所说的“不能给齐策大夫职务”是因为依据封建的原则,“臣之臣下”是领主的私有财产,身为国君不能把领主的臣子任命为自己的臣子(臣之臣下,并非我臣),除非这个臣子向国君献上自己的家臣春秋时,把这种行为称之为“荐”

  韩厥这么说,先任国君对不起赵氏。而赵氏孤儿崛起,又必须依靠自己仅有家臣的力量,所以韩厥做如此表态,也等于在暗示悼公:你不能夺走赵氏的家中最出色的家臣。

  悼公领悟了韩厥的意思,他笑着吩咐:“武子,你可不能亏待了齐策,我听说齐策有两个儿子,你让他的次子“别出,吧,等他次子成年后,我打算当做自己的臣子来培养。”

  赵武点头同意:“齐策现在是国中最著名的兵法家,我准备在霍城给他戈三个寨子,当作他的封地,由他长

  请收藏:https://m.bwmk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