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一十四章 “霸”的让人无话可说1_春秋小领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且不要说,只看他当执政一年,便帮助晋国度过罕见的灾荒,这等经营才能,恐怕管仲复生也比不上了。”

  晏婴是个正直的人,正直的人不肯撒谎,虽然叔孙豹的斥责关系国家荣誉,但晏婴还是诚恳的承认:“没错,下宫之乱后,赵武子幸存下来,他经营赵氏,令赵武在短短一代人的时间里,超越了父祖百余年的努力;他经营晋国,废除了晋国严酷的律法,沟通商路,使得商税大幅增长;他修建大型水渠,使得农业不再看天吃饭……这份经营手段,确实令人神往。”

  晏婴回避了管仲与赵武的比较。

  叔孙豹拿管仲与赵武比,不是狂妄,也不是故意贬低管仲,毕竟赵武拥有的经济学理念,要比管仲多两千余年的积累,二者真要比较起来,优劣是很分明的。

  晏婴只想谈论赵武的“仁”,在他看来,这个春秋末世,刑罚确实越来越严酷,有点不适应这个时代,而这点,恰好也是当时杰出政治家的共识。晏婴这么一说,连郑国子产,也包括鲁国的叔孙豹都微微点头,他们的脑海里不约而同的对赵武产生一种高山仰视的向往。

  然而,时代的变化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感觉到的——晋国这场乐舞以正统的王室音乐——“大雅之音”开场。乐声中,晋平公姬彪一手执三足青铜樽,祝酒道:“寡人敬诸君一爵,愿与诸国世代和好,永享太平。”

  齐景公、郑简公、齐国晏婴、郑国子产、宋国向戎等人捧樽回礼道:“愿世代和好,永享太平!”然后一饮而尽。

  晋平公心中甚是喜悦,当即赋诗一首《嘉乐》,齐国大夫国晏婴也写了一首《蓼萧》,郑国子产则写了一首《缁衣》。晋平公按照赵武事先安排,在乐声中向齐景公、郑简公,以及列国国君下拜,道:“寡人拜谢郑国和我们晋国肝胆相照,没有二心!寡人感谢齐国的历代君主对晋国的支持……寡人拜谢宋国对我们晋国的坚定立场……寡人拜谢鲁国国君……拜谢卫国国君……许国国君……”

  郑国执政子展走下场,领先赞颂:“晋国君主宣其明德于诸侯,此真盟主也!”

  三舞三蹈过后,晋平公回到自己的座位,赵武再度领舞,引导音乐转向了郑风、卫风,以此答谢列国对晋国霸业的支持。

  季札皱了皱眉头,继续重复他在郑国的时候,对郑、卫音乐的评价:“卫国衰亡了,卫国的靡靡之音不过是亡国小调,在这种场合演奏起来,晋国的霸业恐怕不长久了。当初郑国称霸天下,最终还不是失去了霸业,前辙可鉴,晋国要重蹈覆辙了。”

  这是个变革的时代,音乐也在走向变革。

  六百年前周王室的音乐,如果用现代事物作比较,那它就相当于京剧当中的青衣剧,节奏异常缓慢,咿咿呀呀的

  请收藏:https://m.bwmk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