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二十二章 为华夏而战1_春秋小领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伯州犁悄声回答:“不止,我看见背包后面闪烁的金属光芒,那大概就是向戎所说的板式金精甲,一身金精甲有十来斤重吧,所以这背包不止四十斤。”

  息桓悄声问:“我们前茅遇到的就是这伙人吗?四十斤的背包抡在背上,这伙人轻松的像是背一只鸡鸭……如此强悍的体力,也难怪我们吃亏呢。”

  伯州犁轻轻摇头:“前茅遭遇的不是这伙士兵,是骑军,这伙武卫军士兵是最神秘的,我听说赵武最早是把他们拉到黄河南岸,在面临齐国的领地内秘密训练的。曲沃之战当中,曾有部分武卫军被范匄调去攻城,但也有人说,留在国都附近的武卫军只是武卫军的预备师,真正的武卫军从没有踏入国都之内。

  我不知道这群人赵武子是怎样训练出来的,但我听说赵武子最强调士兵体能,他自己所属的领主武装,每天都要坚持绕城跑步,至今依然每天训练不停,甚至大多数时候还要携带随身装备,进行徒步行军拉练——如果赵武子也用同样的方法训练武卫军,那么这伙武卫军轻松的背着行李走,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想必他们日常训练中,每天都有全副武装徒步行军的操练。士兵习惯了背包的重量,也就觉得轻松了。”

  两人正说话间,赵武的中军大帐到了。

  迎上这两人的是魏舒。

  魏氏一族奋斗了几百年,魏舒是第二任担任正卿的魏氏家主,家族数百年的文化熏陶,不是赵武这位半路出家的山寨贵族所能比拟的,魏舒依据贵族礼节,中规中矩的迎接了两位楚国大夫,引领着他们走进军帐,而军帐里头,赵武的态度却很散漫,他正低着头跟宋国的左师向戎、郑国的正卿子产谈论着,楚国使者进入大帐后,他都没有起身迎接,只是随意的扫了一眼,而后继续与宋国、郑国正卿交流。

  但两位他国正卿却不得不起身迎接,尤其是宋国的左师向戎。伯州犁逃亡楚国途中,曾经过了宋国,左师向戎与他有过交情,而且向戎的交游还不止这些,他开口问:“伯州犁,贵国的令尹子木怎么没来?以前我出使楚国的时候,曾经与子木结识,那时我只是一个蒙昧青年,而子木幼时就很杰出,我曾预言子木将来一定会登上令尹的位置,果不其然。”

  向戎在亲热的招呼伯州犁,赵武依旧坐在自己的帅位上,用非常明显的动作翻了个白眼——向戎这个说法纯粹扯淡。

  在楚国,不是身为人才就能当官的,当上官的楚国人。除非是“官二代”;能发财的楚国人除非是“富二代”;至于穷人,只能做“穷二代”、“穷三代”,以至于永远穷困下去……而且在楚国,谁能升官不是由其所具备的才能来衡量,是由他爸爸的能量来衡量的。如今的楚国,按照蔡国贤人声子的说法——纯粹是一个“比爹”的国度。如果某人他爸爸在政坛上顺风顺水,从没有就是墙头草所以从未站错队伍,那么他的儿子有可能在父亲的支持下从很高的起点出发,一步步在政坛迈进……

  所以,向戎说他在子木很小的时候就感觉到对方能够当令尹,纯粹是拍马屁。

  因为子木能不能当上令尹,也许他本人都不知道,也许他父亲都不知道……在一个纯粹奴隶制国度里,这一切完全取决于下一任大奴隶主、楚王能否喜爱他,或者干脆说:子木所在的政治集团,恰好运气好,其首领继承了楚王的位置,所以子木才有了继续发展的机遇。否则,这个幸运不会降临在他身上。

  这些,都不是子木能决定的,也不是由子木的才能决定。

  请收藏:https://m.bwmk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