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24章 小丑还是草莽_重返1998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创业思维模式层出不穷,而所有人研究的核心思想只有一个:花最少的钱,做最大的事。

  看着曾经在全国各地垄断的商业巨头们,而蓝鲸的创业者们红了双眼:取代他们。

  霎时间,全国各个行业乱成一团,暗潮汹涌,上到电器家具服装五金,下到食品饮料生活百货,开始了史无前例的角逐和较量,竞争无处不在,市场的抢夺无处不在。无形的硝烟在全国弥漫着,让每一个没有加入蓝鲸的企业变的人心惶惶。

  终于,这场来自新势力和旧霸主斗争还是打响了。

  蓝鲸孵化的这些企业虽说都是些刚刚进入市场的“新兵蛋-子”,无论是经营理念还是产品的生产和销售都非常的不成熟,若是论单打独斗,肯定不是那些行业巨头的对手,但恐怖的是这些“新兵蛋-子”不但多,而且心齐。

  而全国各地这些蚂蚁咬大象的故事频频上演,这些个“大象”们虽然短期内没什么大碍,但是早已经被烦的暴躁如斯。

  企业家们给出了各种各样的评价,而骂蓝鲸的占了至少百分之90%。

  “蓝鲸是强盗,是流氓。他们根本不会跟你讲道理,只要是不加入他们的企业,都会成为他们的眼中钉,肉中刺,一拥而上。”

  广省,某食品行业的领袖企业家这么评价。

  “蓝鲸就像是一群苍蝇,他们培养的这些公司多半连自己的厂房都没有,更是没有自己的产品,这也能叫企业?乌合之众罢了,造不成伤害,但是恶心人。”

  海省,某商会会长在当地的报纸上这么评价。

  “想法很美好,现实很骨干。公司不是这么容易就能做成气候的,更不是有一间办公室,注册一个营业执照就能叫做企业的。如果是个人就能当老板,这不是把我们精心培养的企业家们当成笑话么?”

  京都,某经济学家在电视台上这么评价。

  显然,他们对蓝鲸的意见很大,而对于蓝鲸的这个做法,他们也是不屑的,甚至从内心深处有些鄙视。

  面对各种各样的冷嘲热讽和不看好,蓝鲸孵化器的这些企业很愤怒,甚至各个地方的正府在面对这种质疑的时候也有些动摇了,不少地方已经谈好的地块也因此得到搁置。

  蓝鲸的领导高层好像什么都听不到一般,只是闷声做着自己分内的事情。

  他们的评价没有错。

  蓝鲸孵化器的这些企业虽说不上“乌合之众”,但“凑拢班子”肯定是坐实了的。100家企业里,有50家企业是那些第一次创业的“小白”,30家是曾经破产了不甘心的“倒霉老板”,还有20家是只会听话完全没有主见,每天只会做“老板梦”的家伙们。

  像是那些真正已经有了一些规模并且拥有自己的工厂和产品的企业们,谁又会在乎一些免费的办公室和“服务”去舍弃公司的股份呢?

  那显然是划不来的。

  说白了,蓝鲸看起来声势浩大,规划和前景都很好,但实则外悍内虚,并没有什么真材实料,而旗下孵化的那些个“蛋”,顶多算是些草莽英雄罢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蓝鲸的“真面目”逐渐浮出水面,不少人啼笑皆非,原来是虚惊一场。

  “小丑罢了。”

  某海归学者嗤笑一声评价道。

  请收藏:https://m.bwmk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