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四章:大势初成_造反我是专业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边再聊!”

  蔡明看了下沙漏,发现时间已经不早,也不在先前那个问题上面纠结多久,直接做了保证,便要拉皮尔东离开这边。

  这边到底是女眷们购买东西的地方,理应是不应该出现男人的。

  当然了,他们藏着别人也发现不了,可关键的是,待会要过来的那个知府夫人鼻子尖的很。

  上次他在这边呆着,没有急着离开,就被那个知府夫人给闻了出来。

  后来好不容易说好歹,才把事情给搪塞过去。

  事可一,不可二!

  这次要是再被那个知府夫人给闻出来,再把他们店里面有男人的消息传出去,那他这店的生意就别做了。

  那些个闺阁女子哪个不要脸。

  这边东西再好,只要店的名声差了,那她们也绝对不会踏进半步的,这是原则性的问题。

  毕竟,她们还要嫁人呢!

  皮尔东先前听蔡明说过那个贼事逼的知府夫人,不想惹麻烦,因此便跟着蔡明迅速离开了。

  ……

  时间匆匆,没几个月工夫,厉巨给姜浩他们带来的不利影响就彻底消失,太原那边该怎么发展,还是怎么发展。

  毕禾也按照姜浩给他划定的轨迹,不断的往外面开拓着。

  待到十月初旬的时候,山西已经被基本拿下大半。

  河南境内的起义军因为有他们提供的新火药以及土地雷土手榴弹的制作方法,虽然速度稍慢些,但也占据了过半河南领土。

  一切,都显得欣欣向荣。

  特别是太原那边的种植基地和永宁许多村庄的大丰收,红薯亩产万斤的消息传出去后,整个山西境内的民心都凝聚到了一起。

  起义军内部人员也涌现出了无比的自信。

  他们自信于,有着亩产万斤粮食,以后应该再也不会挨饿,自信于这亩产万斤的粮食出现在他们占据的领地内,这必然是上天对他们行为的认可。

  千万不能忽略这个时代的迷信程度,这个时代的迷信不仅仅是普通百姓的迷信,官员,乃至于皇族当中也有很大一部分也是迷信的。

  天人合一的理念,可是儒家的根基之一。

  很多儒家学子只是不信神,但是不代表他们否认神,更不代表他们不信天。

  当红薯亩产万斤的消息传出太原,传到其他地方的时候,许多人先是不信,先是嘲笑,先是讥讽。

  可是当口耳相传的消息逐渐流传出去,当少部分红薯被人偷偷带出去之后,不少人就已经开始将信将疑了。

  神农、天意垂青之类的形容词也逐渐的被冠到了姜浩头上,冠到了姜浩他们那支起义军头上。

  ……

  山西太原

  太原府衙内

  姜浩有些发愁:

  “你是说,基本没有人愿意照着我们提供的新技术去种植小麦和栗米,他们只想种红薯?”

  “是的,圣子!

  我觉得这也算人之常情。

  我们给他们提供的新式种植方案,就算小心伺候着,那最后种出来的小麦和栗米,亩产最多也就四百来斤,不到五百斤的样子。

  可是红薯,就算不怎么用心伺候,只要不是真的撂荒,怎么这也有五六千斤的收获,这可是十几倍的差距!”

  苗义也是没办法,别人不愿意用他们的方法,总不能强迫吧。

  请收藏:https://m.bwmk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