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五十四章如临大敌_回到过去好好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有媒体刻薄地评论:“一个地主圈了一块特别肥沃的地,一开始招募了一群佃农,自带耕牛和农具来开发。土地被耕耘出来了,地主不乐意再跟别人分享果实,就想办法把佃农们通通赶走,自己添置了大量的耕牛和农具,自得其利。后来发生的变化是,突然出现了拖拉机。那些被赶走的佃农们用新的机器和工具开出了更多的地,结出了更多的果实。”

  而另一个,就是宁远的银河围脖了。

  宁远在年初宣布,银河围脖用户达到1亿人,每天发博数超过2500万条,其中有38%来自于移动终端,已是国内最有影响力、最受瞩目的围脖运营商。

  银河围脖的主政者运用他们非常娴熟的媒体运营手段,发挥明星效应,让银河围脖以令人吃惊的速度吸引了网民的眼球。

  到2010年前后,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具有天然的移动属性的银河围脖进入空前鼎盛的时期,成为国民性的现象级产品。

  在围脖上一夜走红的前谷歌高管、李开富以自己的开博经历出版了一本书,书名为《围脖:改变一切》。

  在李开富看来:“因为有围脖,网络传播的社会化时代已经到来!因为有围脖,每个人都有可能,也都应当参与进来,让自己成为新媒体的创建者!”

  社交网络拥有“赢者通吃”和“环境通吃”的团体化特征,银河围脖的意外蹿红,本就让QE的用户基础遭到前所未见的挑战,不只是小马哥,包括新朗的曹国维、网亿的丁三石、搜虎的张超阳,全都意识到了这点。

  QE围脖上线于2008年年底,比银河围脖迟了整整一年多,这对于一个战略性产品来说,几乎是难以追赶的时间距离。

  为了说服各路明星和意见领袖们转投QE围脖,QE上上下下使出了各种招数,从送苹果手机到支付高额“创作费”。

  一度,小马哥亲自上阵,硬着头皮邀约他熟悉的人成为QE围脖的用户,这对于性格内向的他而言,实在是太为难了。

  尽管在2010年2月,腾讯就匆匆宣称腾讯围脖的用户数达到1亿,甚至刘详等体育明星的粉丝数超过了1000万,但每个人都明白,这是扣扣导流和僵尸粉的成就。

  几乎所有的观察家都意识到,在白热化的围脖一战中,包括QE在内的四大门户对银河的取胜概率十分渺茫,“能够战胜围脖的,一定不是另外一个围脖”,如果没有新的战略级产品诞生——正如迈克尔·波特所提示的,“挑战者必须找到不同于领先者的新竞争方式以取得成功”,QE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未来无疑是黯淡的。

  本来在微型博客领域就搞不过银河系了,现在光通通信又搞出了一个微型邮箱。

  这就昭示着,宁远这个几乎从不失手的

  请收藏:https://m.bwmk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